欢迎到中国法治民生在线返回首页
中国法制民生论坛
图片新闻
举报邪教教主释喜善
阆中山湖语楼盘问题多多
笑着站在刘玉华身边“好人”:卢胜银、张世学、何世梅三人背刺刘玉华
有法必依,违法必治

人在旅途

选择及其评价
发布时间:2022-04-25 16:01:29 点击次数:149

         生活就是选择。恰似黄昏去郊外散步,走哪一条小路全由你自己。只是,漫步郊外,随时可以抽足返回,而人生的旅途,跨出第一步,就很难再回头了。
社会通常这样去评价个人的选择:以成败论英雄,胜者王侯败者寇。成功,往往给一种卑劣的行为抹上心存善良的绚丽光彩,失败则可以给可敬的举动投下内疚的阴影。于是,人们在涉足生活之时,不得不考虑社会会怎样评价、世人会怎么说。人哪,总是需要寻求赞许,只有当社会给你施舍一点承认时,仿佛才意识到自我的价值。相当多的人,其选择总是由社会的评价所左右,而自由意志则总是显得那么廉价--就像犹大为了几个金币可以出卖耶稣。不甘平庸者就陷入了"二难的怪圈":寻求自我,还是追逐社会评价?执著追求生命的意义,桀骜不驯,很可能失败,为社会所歧视;放弃自我,正应了"退后一步天地宽",不仅可以赢得诱人的"勋章",还可以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。何去何从?
  我不知道该批评个人的固执,还是指摘社会评价的不公-这里很难有简单的是与非。社会是复杂的,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人,他们的思维和情感也都是复杂的。有谁能解释清楚那太多太多的无奈,痛苦中包含着幸运,幸福中阴藏着痛苦;失败中有多少情愿,成事中又有多少无奈……午夜梦回,冷汗浸湿枕巾,无奈的仍然是无奈,错过的无法挽回,只好默默地走向下一站。正是,挥不去的红尘眷恋,数不尽的过往云烟,只见秋风中落叶飘零,却忘了人儿消瘦。有谁能说明自己的所作所为,有几分是情愿,有几分是无奈?
  有人说,需要就是选择。这种所谓的至理名言式的"真谛",多半是害人的迷药。需要,是社会的需要,还是自我的需要?人们还没有走出两难的泥潭。当在理智上的选择,与情感上的选择发生冲突的时候,谁也免不了无所适从。通常的教育是,国家的需要、社会的需要,就是个人的选择。从表面上看,这似乎没有多少可诘难的。但是,社会的需要时常是与个人的意愿有出入的,尊重社会的需要,事实上就是放弃个人的需要。我们面对的现实总是矛盾的,连我们自己也是矛盾的。放弃个人的需要不太甘心,追求个人的需要又很困难,脆弱的人才甘愿把灵魂托付给"上帝"或"命运"。解决选择两难的最好办法,就是不要选择-这种哲学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说是适用的。只是不去选择,便没有自我,没有个性,没有真正的生命意义,内心平静之中,难免会每每涌起惆怅的涟漪。
  一个独立意义上的人必须是自主自立的,他应当自己去选择,而不必顾及社会会怎么评价。只要是符合自己意愿的,只要是做了自己想做的,即便得到的是失败,那也无妨。生活中免不了会有悲剧。当自己为毕生所追求的精疲力尽之时,即便没有鲜花和掌声,但在寂静的回忆中,至少是可以自慰的:我做了我想做的事。失败中的情愿,这是美好的,她让人在哀愁之余觉得内心的充实。选择平凡的归宿,一个属于自己的颜色,让坦然的心情面对原来的傲气,留下永远的痕迹;让多情的铅华自脸上抹去,留下最真实的美丽。而成功中的无奈,就不那么妙了,自己的所作所为并非都出自自己的本意,为他人、为社会所裹挟着,在身不由己中获得的社会赞誉,有多少是可以自慰的呢?尘世间有着太多的不情愿,但一切还会继续,每个人都追求着外在的美丽,谁是真正的自己?谁拥有全部的情愿?
  社会在对个人选择作出评价时,究竟以什么为标准?作为个人,我希望能充分尊重个人的意愿,使个人在选择中,少一些无奈,多一些情愿。每个人心情舒畅地去干他愿干的事,选择他所乐意的目标,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全面的自由发展,这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吗? 

版权所有:中国法治民生在线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:豫icp备******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投稿邮箱:3140551249@qq.com